招聘类
下列各句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我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B.我不能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C.我难道不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吗?
D.我确实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A.我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B.我不能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C.我难道不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吗?
D.我确实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本题答案:
A解析:A项为一般肯定句,语气较弱;B项为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C项为反问句,语气强烈;D项为加副词的肯定句式,语气较一般肯定句略强。四个选项中语气最委婉的为A项。故本题选A。
查看试题
A解析:A项为一般肯定句,语气较弱;B项为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C项为反问句,语气强烈;D项为加副词的肯定句式,语气较一般肯定句略强。四个选项中语气最委婉的为A项。故本题选A。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
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
:“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
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
到山下的时候他的筐里只剩下了一个石头!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A:抵制诱惑,无欲无求才是至高境界
B:值得留恋的东西很多,要学会放弃
C:美好的事物不在于量。而在于质
D:做事要有前瞻性,风险掌控很重要
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
:“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
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
到山下的时候他的筐里只剩下了一个石头!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A:抵制诱惑,无欲无求才是至高境界
B:值得留恋的东西很多,要学会放弃
C:美好的事物不在于量。而在于质
D:做事要有前瞻性,风险掌控很重要
本题答案:
B解析:文段的关键信息是乙说的那句话“漂亮的石头虽然多,
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也就是说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留恋,
但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与此意最相符的为B。
查看试题
B解析:文段的关键信息是乙说的那句话“漂亮的石头虽然多,
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也就是说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留恋,
但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与此意最相符的为B。
①很多人怀念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风气,认为现在风气变差,并以此为依据,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如老一辈
②但实际上,每件事情的影响都有滞后性
③换言之,人们所怀念的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体其实是1900—1920年出生、经历过民国教育的那代人
④有人认为师德沦丧是市场经济惹的祸,依据是改革开放前,老师可没这么差
⑤可年轻人压根不该背这个黑锅,因为他们并非社会风气变差时期的社会主体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⑤③
②但实际上,每件事情的影响都有滞后性
③换言之,人们所怀念的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体其实是1900—1920年出生、经历过民国教育的那代人
④有人认为师德沦丧是市场经济惹的祸,依据是改革开放前,老师可没这么差
⑤可年轻人压根不该背这个黑锅,因为他们并非社会风气变差时期的社会主体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⑤③
本题答案:
D解析:①中提出很多人对现在社会风气变差的认识———和现在的年轻人有关,⑤中以“可”转折,说明“年轻人压根不该背这个黑锅”,故①⑤应紧密相连,排除A、B。③中的“换言之”是对①⑤内容的进一步阐释,顺序应为①⑤③,排除C。故本题选D。
查看试题
D解析:①中提出很多人对现在社会风气变差的认识———和现在的年轻人有关,⑤中以“可”转折,说明“年轻人压根不该背这个黑锅”,故①⑤应紧密相连,排除A、B。③中的“换言之”是对①⑤内容的进一步阐释,顺序应为①⑤③,排除C。故本题选D。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可以提出修改宪法有效议案的主体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C.1/10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C.1/10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本题答案:
A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因此A项正确。
查看试题
A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因此A项正确。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j
关于报告的写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综合报告应注意抓住重点
B.要有结语“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C.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
D.行政机关的报告不含意见或建议
关于报告的写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综合报告应注意抓住重点
B.要有结语“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C.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
D.行政机关的报告不含意见或建议
本题答案:
B解析:报告是不需要上级回复的公文,B项“指示”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查看试题
B解析:报告是不需要上级回复的公文,B项“指示”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一座古城、一个古镇不是静止的景观,而是“活”着的历史,但据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的统计,2009年至2014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00余起,多少历经百年风雨、千年沧桑的古建筑被大火毁于一旦。过度的商业开发不仅破坏了古城、古建筑的原本面貌,更是导致火灾的首要隐患。高度商业化的古城内,游客众多,酒吧、旅社林立,这导致明火火源较多。同时,急功近利的古城改扩建,让原本就严重老化的电线负荷剧增,火灾危险陡升。在过度的商业开发中,古城古建原有的防灾功能基本瓦解,现代化的消防安全工作又跟不上来,这就是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
A.指出古城古建的防火防灾功能的薄弱
B.强调过度开发对古城古建原貌的破坏
C.说明古城、古镇景观的重要历史价值
D.分析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
A.指出古城古建的防火防灾功能的薄弱
B.强调过度开发对古城古建原貌的破坏
C.说明古城、古镇景观的重要历史价值
D.分析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原因
本题答案:
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古城、古镇的历史价值,然后以火灾数据引出古城古建火灾频发这一现象,之后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B、C两项脱离了“火灾”这一主题,排除。由尾句可知,文段重点在分析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原因。故本题选D。
查看试题
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古城、古镇的历史价值,然后以火灾数据引出古城古建火灾频发这一现象,之后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B、C两项脱离了“火灾”这一主题,排除。由尾句可知,文段重点在分析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原因。故本题选D。
2, 3, 4, ( ), 94, 227。
A. 11
B.27
C. 39
D. 82
A. 11
B.27
C. 39
D. 82
本题答案:
B解析:本数列为典型的三级等差数列。

故空缺项为22 + 1 + 4 = 27,本题正确答案为B。
查看试题
B解析:本数列为典型的三级等差数列。

故空缺项为22 + 1 + 4 = 27,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有业内人士就坦言,其实单靠做家电很痛苦。零供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及百思买模式的倒闭显现出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在十字街口,所以只有自身求变才能向前。家电连锁借助拥有的庞大资金平台与多年连锁销售经验进军百货业,或许能缓解家电连锁卖场目前的。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困顿
B.流连困境
C.彷徨困扰
D.留恋困难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困顿
B.流连困境
C.彷徨困扰
D.留恋困难
本题答案:
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从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中国连锁家电处在一个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的阶段,第一个划线处可以填徘徊或彷徨,困扰多形容人纷扰不安,困顿多描述一种境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查看试题
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从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中国连锁家电处在一个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的阶段,第一个划线处可以填徘徊或彷徨,困扰多形容人纷扰不安,困顿多描述一种境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成语“九牛一毛”出自《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其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系?()
A.孙膑
B.司马迁
C.班固
D.范蠡
A.孙膑
B.司马迁
C.班固
D.范蠡
本题答案:
B解析:《报任少卿书》又名《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在友人任安入狱后,写的一封致任安的回信。因此B项正确。
查看试题
B解析:《报任少卿书》又名《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在友人任安入狱后,写的一封致任安的回信。因此B项正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