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电大作业 >  电大网教 >  东北师范大学 >  试卷列表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及答案1

1、儿童发展(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2、规则游戏(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3、专门的入学准备(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4、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5、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
本题答案:
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社区教育的特点是:(1)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社区教育一般都是在现有的行政建制的区域内进行。由该区域内的行政部门或者社会团体来组织管理以满足该地域内的共同利益和需求。(2)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社区教育面向广泛的人群,年龄从幼年到老年,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背景的人群均囊括在内。可以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学院,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中心、活动场所等。(3)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教育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服务意识强。社区教育适应社区的需要而发展变化,没有像正规教育那样有严格的规定性。
6、卢梭的儿童观。
本题答案: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开创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道路。他极力反对束缚儿童自由、扼杀儿童天性,认为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卢梭强调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 卢梭极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他主张“先让他们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装佯的年岁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想出来的。”这样,在清楚地了解儿童真实情况后,才能更好地顺其天性地培养他。他曾根据儿童的发育把未成年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其发育水平而安排了教育重点,如婴儿期,0~2岁,教育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儿童期,3~12岁,教育重点以感觉教育为主,不宜进行理性教育;青春期,13~15岁,理性和知识教育时期;青年期,16~20岁,此时期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性教育为主。
7、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本题答案:
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掌握学前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目的性、计划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专业技能包括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沟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身的技能等。
8、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
本题答案:
(1)纯真美好;(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4)幼儿教师具备多重角色。
9、结合实际论述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本题答案:
(1)儿童是人
  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一样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样的差异性。儿童幼稚、不成熟,这恰恰代表着人类发展的轨迹以及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不同于成人,正处于发展之中。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 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人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成人和社会应当保障儿童的这些权利。
  传统上儿童总被人们看作是宝贵的东西,但没有被看作是权利主体。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儿童是有能力的,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得到尊重,应该拥有“权利”。
10、举例论述幼儿园为什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本题答案:
游戏作为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活动,对于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是劳动,是严肃的教育形式。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故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愉快地游戏。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