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电大作业 >  电大网教 >  吉林大学 >  试卷列表

吉林大学会计专业《会计学》作业及答案1

1、说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工作步骤和适用范围。
本题答案:
  一般步骤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户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2、结账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答案:
  (1)将本期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进行账项调整
  (3)结转损益类账户
  (4)结算出各账户本期
  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
3、会计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如何运用?
本题答案:
  (1)更正错账的方法有三种,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2)划线更正法适用于在结账之前,账簿记录有错,而记账凭证无错误,即过账时,发生文字上的笔误。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金额有错误﹔第二,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错误。补充登记法适用于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错误的情况。
  (3)划线更正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首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一条红线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黑字体写在划线的上面,并在划线更正处加盖记账人员名章,以示负责。红字更正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第一种情况,首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错误的账簿记录。然后,再用蓝黑字体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蓝黑字体登记入账。第二种情况,将多记的金额,即错误金额大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多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补充登记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将少记的金额,即错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蓝黑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补充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少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
4、什么是会计要素?简述我国各项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
本题答案: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由于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对象不同,因而会计要素也有差异。企业的会计要素通常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其性质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大类。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负数为亏损总额)。主要由营业利润、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构成。
5、试比较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异同点和优缺点。
本题答案:
  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区别表现在:第一,两者对各项财产物资在账簿记录中的方法不同。在永续盘存制下,账簿中既要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也要登记其减少数,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在实地盘存制下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第二,两者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不同。在永续盘存制下,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账实的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一致﹔在实地盘存制下,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财产物资的期末数额并计算本期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6、B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3月1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有贷方余额10000元,2007年3月,该企业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全部款项均通过银行存款收支):
本题答案: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 贷:实收资本——A企业 60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62000 ②借:在建工程 12040 贷: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  2、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 ③借:应付股利 240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0  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 贷:原材料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234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  4、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000——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20000 贷:银行存款 340000  (2)本月应交的增值税额=-102000+2040+408000+340=308380(元)  (3)①月末多交的增值税额=320000-308380=11620(元) ②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16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1620
7、资料:某企业2004年1月的A种原材料收发情况如下:
本题答案:

  (1)先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100*10+200*11+200*11+400*12=10200
  期末存货成本=100*12+200*15=4200
  (2)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100*15+200*12+200*11+400*10=10100
  期末存货成本=200*12+100*15=3900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100*10+400*11+500*12+200*15)/(100+400+500+200)=12
  发出存货成本=(300+600)*12=10800
  期末存货成本=300*12=3600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发出存货成本=(100*10+400*11)/(100+400)*300+(2160+500*12)/(200+500)*600=3240+6994.29=10234.29
  期末存货成本=8160-6994.29+200*15=4165.71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