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出口品”标签

出口品

实际汇率上升,是因为()。

A、外国对本国出口品需求上升了;

B、本国对出口商品的供给增加了;

C、意愿的对外净投资大于净出口;

D、本国物价下降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的重大跨越是()
A.第一次大跨越是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B.第一次大跨越是中国机电产品超越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C.第二次大跨越是中国机电产品超越纺织服装成中国最大比重类的出口品D.第二次大跨越是中国纺织服装超越机电产品成中国最大比重类的出口品E.第三次大跨越是中国主要依托机电产品出口转变为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1995年以来()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品。
A.石油
B.纺织品服装
C.机电产品
D.技术密集型产品

查看答案

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使贸易规模扩大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存在负的需求交叉弹性?

A.该商品为低档品

B.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C.该商品为出口品

D.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查看答案

生产任何产品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好采用的措施是()

  • A不开展贸易

  • B对所有的进口品征收高关税

  • C对所有出口品实施补贴

  • D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查看答案
1953年,经济学家在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竞争品的要素含量时,得出一个与生产要素禀赋论相悖的结论,这就是( )。
A.里昂剔夫之谜
B.吉芬难题
C.特里芬难题
D.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查看答案

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查看答案

1997年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给我国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的原因是()

A、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提高了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

B、东南亚国家汇率变为浮动汇率

C、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能力提高

D、东南亚国家物价下降出口增加

查看答案

欧洲由于进口了美国的出口品,因此国内价格将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保持不变)。这里,食品与服装的价格比率将(上升/保持不变/T降)。F的价格将由于美国进口品的到来而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对c产生的新的需求,使得C的价格趋于上升。

查看答案

如前所述,如果美国的食品与服装的价格比率不是3:10(或0.3),工人们就会离开产品价格被低估的行业。本题中,随着价格比率的提高,工人们将由(食品/服装)的生产转向(食品/服装)的生产上去,无疑,这种转变是合理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美国出口贸易的展开使得出口品F的生产需要更多的工人。

查看答案

一家印度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德国各有一家子公司。中国的公司所得税率为20%,德国的公司所得税率为35%。印度母公司将研发部设在德国,中国子公司每年向德国子公司出口500万欧元的商品。为了利用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税收差异,母公司制定了转移定价策略:中国子公司出口品价格提高,使得出口收入增加到550万欧元,以产品研发的名义由德国子公司向中国子公司支付200万欧元的咨询费。在两个子公司其他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给该跨国公司的营运资金带来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已知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的BP曲线(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
其中,P为出口品的本币价格,X为本国的出口量,Y*为外国收入,R为实际汇率,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P*为进口品的外币价格,Q为本国的进口量,Y为本国收入,i为本国利率,f为外国利率,E(e)为预期本币贬值率,K为常数。
上式表示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其中,本国出口量:为外国收入和实际汇率的函数,进口量为本国收入和实际汇率的函数,资本流动则为本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7世纪时,丝、织锦和薄纱是中国最大量的出口货物。到了宋代,丝绸、瓷器与铁器在出口品中并列为大宗。元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的官方接触日益频繁,与这些地方的贸易也出现明显扩展。中国出口丝绸、瓷器、铜钱、铁锅、漆器等产品,进口品则以胡椒为主。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时航行到图中A处时(位于南非西南的半岛南端,是一个多岩石的海岬。海岬是指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因多风暴,取名风暴角,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之一,但从此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有望,故后又改称好望角。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国通史》中指出,“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英国工业中心伯明翰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 

材料二:

下表为2010年1—6月中英双边贸易中居前列的产品部分数据表。

注:①中国是英国第十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②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大优势,是英国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最大进口来源地。(1)试分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极大的原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好望角附近海域在世界海运中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12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558.2亿美元;1978—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2001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

——摘编自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材料三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也是历史”,当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评价,一语中的。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30年后,浦东已从一片阡陌农田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30年前,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仅60亿元,2019年达1.27万亿元;人均GDP达22.91万元。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在全国创造了50多个“第一”。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7日)刘士安等《勇担使命再出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依据的长远战略和浦东享有的政策,并以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