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水源区”标签

水源区

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大()保护力度,对三江源区、南水北调水源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
A.江河源头区
B.水源涵养区
C.生态敏感区
D.蓄滞洪区

查看答案

随着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对我国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A、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

B、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C、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

长江能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原因是

[  ]

A.长江流域水污染较轻,浪费较少B.长江干流长,流域面积广,是我国的丰水区C.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D.长江流域人口较少,需水量不大

查看答案

按照我国《草原法》的规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可以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

  • A、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

  • 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

  • C、饮用水水源区的草原

  • D、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

  • E、有重要人文遗迹的草原

查看答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 )。

  • A重要湿地

  • B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 C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径流补给区

  •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查看答案

我国水功能区划一级区分为()。

A、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与保留区

B、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与过渡区

C、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与排污控制区

D、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与饮用水源区

查看答案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区域属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考虑的重点。()

A、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B、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重要湿地

C、地下水可能出现的土壤次生盐债化区域

D、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

查看答案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影响预测应考虑的重点区域包括()。 A: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B: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C: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查看答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较敏感的是(  )。

  • A温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 B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区

  • C岩溶塌陷易发区

  • D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准保护区

查看答案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考虑的重点区域包括()。

A、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

B、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

C、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E、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术语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组成环境整体或称为环境系统。

B、环境区划分为环境要素区划、环境状态与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区划等。

C、水源地保护是为保证生活用水质量对水源区实施的法律与技术措施。

D、水质模型是天然水体质量变化规律描述或预测的数学模型。

查看答案

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   ]

A.河道的淤积B.水质污染C.地下水位的下降D.土壤的盐碱化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

A.地下水水位升高B.生物多样性受损C.土壤盐碱化加剧D.长江口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

图8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地下水水位升高

B.生物多样性受损

C.土壤盐碱化加剧

D.长江口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正确的有( )。 A.一般可分为环境达标监理和环保工程监理两类B.环境达标监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C.环保工程监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环保配套设施进行施工监理D.环境达标监理,例如服务区污水处理、声屏障、消烟除尘设施。E.环保工程监理主要任务包括生态恢复、自然保护区、水源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
查看答案

读图甲“某区域水系图”和图乙“沿汉中-西安一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结合图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是汉水和丹江的流域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小题2:关于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处山地是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③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④处黄土地貌经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

查看答案
ABD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

A.餐厨垃圾

B.卫生纸

C.塑料袋

D.有毒有害垃圾

E.纸箱

查看答案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经过3天奔流北上的丹江水2014年12月15日正式汇入郑州市刘湾水厂,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沿线2000万人开饮丹江水。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F介绍,长期以来,郑州市以黄河水为饮用水源,南水北调通水后,郑州市率先“换水”,改喝丹江水。据了解,刘湾水厂是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受水水厂之一,建设规模为日供水40万立方米,以南水北调为主要水源。刘湾水厂接入丹江水后,经卫生疾控部门检验确认水质合格,“南水”将正式并入郑州市自来水管网,供市民饮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穿越中原腹地,一路北上,线路全长1432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内全长731公里,占中线工程总长的57%。按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分配河南用水量37.69亿立方米,约占年调水总量95亿立方米的40%,河南省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也是最大受水区。
通水后,河南省将通过南水北调配套的39个分水口门,分别向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濮阳、鹤壁、安阳等11个省辖市、34个县(市、区)的83座水厂供水,输水线路总长约1000公里,直接受益人口2000多万。
2.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投资巨额,涉及范围广,影响十分深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同时,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用水户参与”方式运作,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超大型项目集群。其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挑战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设中不曾遇到的。
南水北调工程点多、线长,东、中线一期工程包含单位工程2700余个。其中,不仅有一般水利工程的水库、渠道、水闸,还有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洞,超大渡槽、暗涵等。与此同时,工程投资巨大,主体工程筹资渠道由政府拨款、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银行贷款组成。政府拨款主要由中央政府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实际是订购南水北调水权,因各省市的需水量、调水距离不同而不同。中央拨款和省市筹集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共同构成项目资本金,出资者按比例行使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贷款由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统一承贷,并以水费收入和工程建设期满后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偿还。
在项目建设的管理上,既要体现项目法人的责任主体地位和作用,又要建立多层次分级负责管理的体系,既要充分调动项目法人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调动所经地区的积极性。除主体工程建设以外,还有大量相关工作,如征地移民、生态与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文物保护、节水、地下水控采、产业结构调整等,涉及众多地区、众多部门的职责和利益关系调整,必须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来实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充分考虑有利于工程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要求,充分听取沿线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的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必须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在工程技术上,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结合、中线穿黄工程中大断面开挖盾构技术应用、东线低扬程大流量水泵选型和制造、北方地区冬季冰期输水安全以及长距离调水的自动化管理等。在社会管理上,东线治污、中线水源区保护、受水区地下水控采、输水过程中供水安全控制、社会节水措施的落实等,需要同步抓紧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物价指数及有关政策变化引起水价负担及社会承受能力问题、不同水平年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还贷风险的控制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妥善解决。
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是通过多方面来体现的。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仅要保证调水的水量,还要保证调水的水质,促进沿线治污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保证调来水的有效利用,还要促进受水区的节水,通过减少受水区地下水的开采,促进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提高利用水平,促进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统筹各类不同目标,最终达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建设超过十年之久,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据了解,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有12亿吨长江水调入京城,长江水会和北京当地的水按1∶4的比例进入北京市供水管网,流入千家万户,为什么不是直接饮用长江水?又为什么要先按1∶4的比例进行调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在建设期间已初步发挥了效益。北京至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是中线一期工程先期完工的项目,截至2014年4月已累计四次调水入京,累计入京水量16.1亿立方米,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张状况。不过这里边也发生了点小插曲让南水北调的工作人员意识到,有一个“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要解决,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Y跟记者讲述了这个问题。
Y介绍说,水管包括大管小管到每家每户以前都是铁的多,容易生锈,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北京市靠超采地下水在维持,所以说北京的水比较硬,这个水的pH值跟原来的水管相对稳定。新来的水改变了pH值,改变pH值可能就把一些水垢弄下来了,打开水龙头一看,怎么水是黄的!原来是清的,怎么调来的是污水,这个问题已经试验了三四年。
北京缺水是出了名的,有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已经达到了92%,而常年使用地下水,让北京的供水管线适应了这样的水质。如何解决呢?
Y说,在丹江口水库大坝里边,搞了各种北京的水管,一段段拿出来,截断下来拿到那边去试,什么样比例的水,怎么样通过,将会发生什么?搞了几年,现在搞来了配方,调着来,进行勾兑,以后全部都是,就有一个过渡。而且每一个自来水厂比例还有点调整,根据这一段水管的情况,但是24个北京的自来水厂最后全部都要用丹江口的水,因为这个水质比北京的要好。
南来的水进入北京以后将沿着南水北调北京段总干渠进入大宁调压池和团城湖调节池,在城区内会沿着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以及西四环形成输水环路,各水厂按比例调配水进行城市居民供水,长江水绕城一圈让城内喝饱了以后,还有一条输水线通入密云水库补充战略储备用水。不过,北京市水务局的工作特别提醒,虽然有十几亿吨的水进京缓解北京的缺水局面,但是节约用水还是常态。
4.汉江径流量年际变化遵循丰枯规律,2013年以来汉江一直是“平水偏少”年份,但不能由此断言今后汉江缺水。丹江口水库依赖夏汛、秋汛两个汛期,秋汛一般最迟到10月,几场大水就能填充库容。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库容增加了100多亿立方米,成为一个多年调节水库,调蓄能力更大了。总体看,南水北调中线已经对连枯情况做了充分预案,即使在最枯年份,在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用水的基础上,调水量也可达62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年调水95亿立方米是个平均数,水多则多调,水少则少调。今后通过丹江口水库以丰补枯调蓄,可以有效化解未来“无水可调”的担忧。
中线调水充分考虑了上下游用水需求,一期工程调水量占汉江流域水资源量的17%,为防止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影响,规划了引江济汉等四项工程,补充汉江因调水减少的水量,规划年均输水37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年均入库水量为363.5亿立方米,上游需水23亿立方米,中下游需162亿立方米,剩余170多亿立方米,完全能满足中线95亿立方米的调水规模。为应对2014年旱情,8月引江济汉工程提前启动,长江水从潜江市补入汉江,流量为100立方米/秒,使汉江中下游7个市(区)受益,保障600多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
按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省市的141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据测算,通过南水与当地水联调,华北地区每年能减少超采地下水36亿立方米。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
5.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额5000亿元,旨在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但缺水城市却并不领情。过高的水价以及海水淡化的迅速发展,令南水北调遭到冷落。
北方有多缺水?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L介绍,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1/9,70%的供水靠抽取地下水。按照现在用水水平,该地区年均生态用水赤字近90亿立方米。
有人提出,近年北方降雨增多,还要南水北调吗?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W分析,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535毫米,近年来降水增多约10%,但还没达到平均水平。加之长期地下水严重超采、河流干涸,华北地区形成世界最大漏斗区,要维持生态水量,折算成降水至少要748毫米。可见,增加的少量降水只能算杯水车薪。
除了调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W说,办法有两个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1.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3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27立方米。但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2.近年来,山东省政府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脆弱“三大”水问题,促进了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据了解,山东水资源严重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没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怎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山东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将控制区域用水总量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确定了各市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严格实行区域用水限批制度,对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取水许可,引导各地“眼睛向内”挖潜,初步形成了“以供定需”和“一控双促”(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山东省还将严格定额管理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去年以来相继颁布了9大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饮用水企业产水率等地方标准.严格按照定额,对取用水户实行计划管理,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全省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72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的目标。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山东省强化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和外调水等各类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起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取水许可、统一监测计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五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有2个区市和89个县(市、区)实行了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严格监督考核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保障,山东省健全完善了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依法强化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对违规审批、非法取水行为进行了严格查处。去年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1500多起非法取用水案件。实施了最严格的水生态管理制度,取消了行业排污特权,流域水质总体上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发展实绩的重要依据,对突破用水控制指标的严格“问责”。3.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湖南省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日趋严重。与此同时,水资源管理方式粗放,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湖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73立方米。是全国103立方米的1.67倍。2010年,全省用水总量达到323亿立方米,接近全省控制用水总量336亿立方米。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已逼近控制红线指标。此外,河湖水域侵占严重,河道乱采、乱挖、乱弃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水域和河道的防洪、排涝等功能正常发挥。同时,湖南省仍有21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省水利厅提出,在今后5到10年,将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3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0%。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进以湘江为试点的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在湘江率先实行流域管理,并适时推动资水、沅水、澧水和其他重要流域的管理工作。推进区域水务管理一体化,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全面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以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率先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建立工业、服务业用水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4.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2011年8月10日在京发布了《六城市居民水资源意识及用水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近半数市民已认识到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近七成市民觉得所在城市浪费水现象严重.近六成市民对城市水源安全表示担忧。本次调查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杭州、武汉。从调查结果看,有46.8%的人认为所在城市水资源紧缺。其中北京市民认为北京市缺水情况最严重,达到比较紧缺的程度,其次是上海和郑州。市民已经认识到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困扰各城市水资源的主要问题。分别有49.3%和45.5%的人提及上述两点。有67.2%的人觉得所在城市浪费水的现象严重,其中14%的人认为非常严重,53.2%的人觉得比较严重。相对来说,北京市民认为城市浪费水的现象最严重,分别有45.3%和28.1%的家庭洗衣服、洗澡用水量最大。调查中,有47.3%的人自我感觉没有浪费水;50.5%的人认为家里有一点浪费水,2.2%的人认为家里存在严重浪费水的现象。调查现,目前六城市仅7.2%的被访者家里安装了中水,95.4%的家庭有自来水,11.7%的家庭管道中有纯净水。其中,12.2%的北京家庭表示安装了中水管道,比例最高,而北京市民对中水推广的必要性认同程度也是最高的。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56.2%的市民认为工业是城市用水量最大的行业,23.2%的人认为居民生活用水量最大。10.4%的人认为园林等公共用水量最大。“自然之友”理事长杨东平表示,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工业基本搬迁完毕,居民生活用水已超过1/3,上升为城市最大用水大户。但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很多市民都认为工业是城市用水主体。这个认识上的误差很可能是居民没有大力节水的原因所在。他建议各地政府应像公布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那样公开城市的水资源状况,通过及时、准确地公开城市水情,强化全社会的水危机和节水意识。5.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管理,安徽省法制办对外公布了《安徽省农村安全水工程管理办法(草案)》,征求各方意见。为此草案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一直以来,包括合肥三县在内的全省范围内的农民,在饮水上主要是通过自家打井取水。这样的取水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随着乡村开发进程的加快,农村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威胁加大,必须要采取新的措施,保证村民饮水安全。一是办水厂准人条件严格。尽管个人和单位都可以参与供水工程,但相应的条件要求却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所有的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无条件进入。草案指出,供水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依法取得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建立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化验制度等。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者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单位应当设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仪器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负责供水水质的日常检验工作。二是供水定价应保本微利。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广大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水价会不会太高,如果价格高了,村民们是不乐意接受的。对此,草案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实行有偿使用、分类定价和计量收费制度。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从目前来看,有偿使用是必然的趋势,这对于水源的节约保护也有很大作用,规定微利的原则,可以保证农村供水的持续性。草案同时又充分照顾到了部分居民的实际生活条件,进一步采取分类定价的制度;而且政府町以选择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助,或对于部分困难家庭采取免费政策。保证村民们花最少的钱。实现安全用水。三是水源区设明显标志。安全用水的根本在于水质保护。为此草案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草案同时规定,禁止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