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工程类 > 一建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郊结合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管道和光纤线缆,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高架桥跨越132m鱼塘和菜地。设计跨径组合为41.5+49+41.5m,其余为标准跨径组合为(28+28+28)m×7联。支架法施工。下部结构为H型墩身下接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缆下0.5m),承台下设有直径1.2m,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和“满堂支架设计”两个专项方案,在“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中,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是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荷载的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项目部在支架地基预压方案中,还有哪些因素应进入预压荷载计算?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某新建二级公路工程第二标段里程桩号为K15+300~K24+150,K16+000~K17+000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5cm。其余路段路面面层为4cm改性SMA沥青混凝土表面层,6cm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8cmAC-25C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其中K22+750~K22+900为一座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制箱梁。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现场需在
    A、B、C三个区域分别布置桥梁梁板预制场(含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泥稳定土拌合站和承包人驻地三种临时工程。

    由于预制场地基地质良好,现场预制箱梁采用了混凝土底模。承包人在驻地现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了工程简介牌和安全生产牌等。现场清表后新建临时便道1、2、3,其他便道为现场已有便道。
    拌合站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

    拌合站仅在加工区对场地进行硬化,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场内排水宜按照四周高中间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四周宜设置砖砌排水沟,并采用M7.5砂浆抹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编制了施工方案,技术要点如下:
    工地试验室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审核。
    各层开工前28d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摊铺时,SMA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待水泥稳定碎石完全后硬化撒布了透层油。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
    该工程拟就近从采石场采购1000m3碎石,碎石出厂价80元/m3,运杂费5元/m3,以上价格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增值税率3%,场外运输损耗率1%,场内运输操作损耗率2%,采购及保管费率2.67%。
    水机混凝土路面时考虑到当地年温差较大,路面设置了宽度为5cm的胀缝若干条。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为保证临时工程的安全,B区与采石场爆破区直线距离S最短需要多少m?依据施工方便、合理、安全、经济、环保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A、B、C区分别布置哪种临时工程最合理?
  •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处置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针对浆喷桩中断的问题,施工单位如何处理?
  •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事件三中,路堤安全监控量测的项目有哪些?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是否合理?
  •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郊结合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管道和光纤线缆,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高架桥跨越132m鱼塘和菜地。设计跨径组合为41.5+49+41.5m,其余为标准跨径组合为(28+28+28)m×7联。支架法施工。下部结构为H型墩身下接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缆下0.5m),承台下设有直径1.2m,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和“满堂支架设计”两个专项方案,在“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中,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是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荷载的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该项目中除了“DN500自来水管,光纤线缆保护方案”和“预应力张拉专项方案”以外还有哪些内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为上报专项方案,请补充。
  •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互通工程,工程内容包括①主线跨线桥(Ⅰ.Ⅱ)、②左匝道跨线桥。③左匝道一,④右匝道一⑤右匝道二等五个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两座跨线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桥梁,其余匝道均为道路工程。主线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左匝道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及主线跨线桥;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右匝道一采用混凝土挡墙路堤工程,欠方需外购解决;右匝道二为利用原有道路面局部改造工程。
    主线跨线桥I的第2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如图5-2所示。预应力钢纹线采用直径Φ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7根钢丝捻制而成。代号S22的钢绞线束由15根钢绞线组成,其在箱梁内的管道长度为108.2m。

    由于工程位于交通主干道,交通组织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总体施工要求如下:
    (1)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现互通的各向交通通行任务;
    (2)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优先考虑主线交通通行。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除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了五个子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顺序外,还制定了如下事宜;
    事件一: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其设置的位置选择在图5-1中所示的A—K的道路横断面处。
    事件二,两座跨线桥施工均在跨越道路的位置采用钢管-型钢(贝雷桁架)组合门式支架方案,并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三,编制了主线跨线桥1的第2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如下:
    (1)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3)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种刚拉线束的张拉顺序;
    (4)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工作长度为100cm,并计算了钢绞线的用量。
    写出五个子单位工程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用背景资料中各个子单位工程的代号“①-⑤”及“→”表示)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